正在进行中的戛纳电影节上,一部以土耳其著名摄影大师阿拉·古勒(Ara Güler)为主人公的传记片,日前正式宣布立项。这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电影项目,对于合作拍摄该片的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两国而言,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二十世纪初,在奥斯曼帝国境内曾发生亚美尼亚人遭到灭绝式大屠杀的恐怖事件,死亡人数据统计多达百万之众。当前,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已将此事件定性为种族屠杀或种族灭绝。然而,继承了奥斯曼帝国疆土与历史的土耳其,却始终不愿认可这样的定性,也导致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始终紧张,两国甚至至今都未互设外交使馆。不过,近年来双方关系似乎有所缓和,外交关系正常化的相关谈判由2022年开始至今,已历经前后五轮磋商。如今两国能合作拍摄影片,也标志着文化上的交流日渐深入。

土耳其摄影大师阿拉·古勒
阿拉·古勒的这部传记片暂定名为《你好》(Hello)。影片的两位导演分别是1978年出生的亚美尼亚裔土耳其人艾拉·艾雅马克(Ela Alyamac)和来自亚美尼亚的阿伦·匹帝希(Aren Perdeci),背后的制作公司则是来自土耳其的Kara Kedi电影公司和来自亚美尼亚的Anso电影公司,因此被称为是土耳其和亚美尼亚有史以来联合制作的首部电影,“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合作和互相沟通的理想”。

两位导演此前就合作拍摄了影片《迷失鸟》。
事实上,虽然两国关系不睦,但艾拉·艾雅马克和阿伦·匹帝希这对导演拍档早在2015年时就有过合作,联合执导了土耳其影片《迷失鸟》,而且该片的时空背景正是1915年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村庄,也成了土耳其电影史上第一部稍稍触及这段敏感历史的作品。
他们这次的新片故事主角阿拉·古勒于1928年8月16日出生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亚美尼亚人家庭。他三十岁成为美国《生活》杂志驻土耳其的首席摄影记者,日后又与“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成为好友,加入了大名鼎鼎的玛格南图片社,并在1962年获得“徕卡大师”奖,成了土耳其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摄影大师。此后,因为与土耳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合作,阿拉·古勒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极大的知名度,甚至有了“伊斯坦布尔之眼”的美誉。2018年10月18日,他因心脏病发去世,享寿90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给予他高度评价。

阿拉·古勒以伊斯坦布尔为主题的摄影集由帕慕克作序。
据了解,两位导演有幸在阿拉·古勒生前就得到他的允诺,同意将他生平故事搬上银幕,而且故事核心将会放在他成名后与父亲一起回到家乡寻根的短暂旅行过程。“他活着的时候一直跟我们说,自己生平最难忘的一段旅程,就是带着父亲一起回到他们出身的那个亚美尼亚人小村庄。”两位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了来自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的电影制作公司外,《你好》还获得了土耳其文化部电影基金的支持,土耳其公共广播公司TRT以及拥有阿拉·古勒档案库的土耳其Dogus公司也会参与其中,但具体的演员阵容和开拍日期目前仍未确定。
“艺术合作能够治愈创伤,能够建立纽带,《你好》旨在展示电影艺术超越国界、促进相互理解和歌颂共同遗产的力量。”两位导演告诉媒体。
相关文章:
实时热点:Ronshen冰箱维修处理公司2025讲信05-20
创始人回归周黑鸭后,他能否打破增长瓶颈?05-20
国家发改委: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05-20